中国发展网

首页 能量要闻 正文

红河:汇聚非遗青春力量,有效赋能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

摘要:红河州共青团通过成立传承教育基地、“青年之家”,通过举办非遗技能培训、培养非遗传承人等不断探索实践与创新,推动红河非遗能在生活中弘扬、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社会正能量

能量中国·中国发展网传播矩阵 红河州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自治州,居住着哈尼、彝、汉、苗、瑶、傣、回、壮、布依、布朗、拉枯等11个世居民族。由于各民族居住和生活的地理条件、生存环境和人文环境,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形态和生活方式,也留下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州共青团把非遗文化传承与推进乡村振兴有效结合起来,找准良好的切入点和结合点,通过非遗文化传承、人才培养、推进项目创业就业、带动农旅融合等多种方式激活乡村文化旅游资源,赋能乡村振兴。

“基地依托”巩固非遗传承保护

红河州共青团通过成立传承教育基地、“青年之家”,通过举办非遗技能培训、培养非遗传承人等不断探索实践与创新,推动红河非遗能在生活中弘扬、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

1665420935022

(红河州青少年优秀文化传承教育培训基地揭牌)

“一基六站”服务青少年非遗传承保护。“一基”,即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州委《关于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实施意见》,2018年成立了红河州青少年优秀文化传承发展教育培训基地,下设书法美术、国学经典、本土民族民间文化和中华传统武术传承教育4个培训中心,每年培训青少年4100多人,常态化开展进社区、进农村、进校园活动,服务青少年近4000人。“六站”,即在建水、石屏、红河、金平等6县建立了青少年民族民间文化培训站,积极推进“非遗技艺进校园”,聘请非遗技艺传承人为校外辅导员,将非遗文化有机融入青少年日常学习生活,年均集中开展民族文化传承培训等活动30余场。在民族自治县中小学将优秀民族传统文化、非遗传承、非遗技能等纳入教学课程,创设“彝族课间鼓舞”“彝族烟盒舞”“苗娃芦笙”等形式多样的大课间活动,更好地保护传承地方非遗文化。

1665420935436

(民族传统文化大课间活动)

“青年之家”培育青少年非遗传承技艺。全州共青团成立州县两级青年创业协会,汇聚各行业青年的加入,其中非遗相关行业会员37家,为专注于非遗传承的青年企业家们提供了一个“大家庭”和交流平台。建水县铭窑昌泰省级众创空间作为建水团县委青年就业创业的见习基地,每年为30名青年人搭建了实践创业的学习基地。红河州青联副主席田静紫陶技艺传承中心每年为200余名青年提供紫陶技艺公益培训。石屏县依托县青年创业联盟,组织开展公益性花腰彝刺绣技能知识培训班,通过优秀创业青年经验分享、技能知识讲授等,不断提高刺绣作品制作水平和经济效益。

1665420935738

(红河州青创会成立大会)

“链式服务”培育青年创业经营主体

依托县市青年创业协会、青年创业联盟、青创园等工作载体,加强非遗行业青年创新创业指导,积极培育手工作坊、乡村车间和小微企业等创业经营主体。

能力提升打好“基础链”。实施“红河工匠”技能人才培育计划,依托州内职业院校共建青年技能人才孵化基地,与开远技师学院、惠民职业学校、技能传习中心开展合作培训。多形式开展青年非遗文化创业能力培训计划,举办青年创业培训69期,覆盖创业青年4630余人。现已建成青年电商直播中心和建水紫陶抖音直播基地,开展紫陶直播培训37期。与建水青年电商创业园共同推出“云陶集”紫陶供应链展播基地,已有13家紫陶企业加入“云陶集”并开始展播。

1665420936087

(组织开展电商培训)

孵化培育扣好“要素链”。在全州范围内成立青年创业协会,打造“众创空间”服务平台,在产业园、创业园、创业中心,吸纳紫陶、刺绣等相关行业会员19家,为非遗技艺的传承和交流提供了平台,积极引导优秀年轻人在紫陶技艺传承人、非遗青年电商、非遗青年主播、非遗文创产品等领域创新创业,为创业青年提供电子商务产品开发、品牌设计、营销策划等服务,覆盖3.6万余人。建水县“青年创业园”以传承建水紫陶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140多名青年长期在园区内学习紫陶制作技艺。

1665420936417

(紫陶技艺传承)

金融支持打通“传输链”。红河州根据传承人考核情况,发放传承补助,其中国家级传承人每人每年补助2万元、省级传承人每人每年补助0.8万元、州级传承人补助从2016年起提高至每人每年0.2万元。共青团系统通过“贷免扶补”“小额担保”创业贷款为非遗文化创业青年提供贷款扶持。2019年以来,向非遗企业贷款28家,共放贷415万元,带动青年创业就业193人,为非遗行业创业青年不断补足内生动力。

“示范带动”助推非遗文旅产业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乡村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及广泛的影响,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少数民族乡村有着深厚的根基,是红河州推动乡村振兴得天独厚的优良资源。

1665420936679

(屏边滴水苗城)

地域带动,促进文旅融合氛围。依托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区、名城、传统村落等,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挖掘保护和开发利用,建成一批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镇村。开发元阳哈尼梯田、屏边滴水苗城、弥勒可邑小镇、河口盘王小镇等特色小镇提升民族文化内涵,以重点项目建设融民族文化、地方历史文化和生态文化于一体的文化旅游体验产品,开发民族文旅融合的观光和体验性产品,培育和创新民族文旅体验产品,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创新,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1665420937009

(可邑小镇)

产业带动,打造特色旅游产品。针对民族刺绣绚丽多彩,旅游商品众多等特点,进一步挖掘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优势。依托已创建的个旧市斑锡工艺美术有限公司、建水县传承紫陶店、红河州花腰新娘文化产业开发传播有限公司等企业,采取“公司+农户”模式,着力打造一批紫陶、锡工艺品、民族刺绣、红河有礼等红河特色旅游商品。

1665420937361

(石屏刺绣)  

头雁带动,带领群众致富增收。制定《关于深入开展乡村“头雁青年”致富领航员培育行动实施方案》,以“1+5+6+X”的模式培养一批“农创客”“乡创客”全力助推乡村振兴。石屏县青年带头人矣艳华,2018年加入石屏绣美彝山合作社的绣娘团队,带动村里很多妇女学习刺绣、制作刺绣,将“针线活”变为了“金线活”,带领更多村民走向致富道路。原共青团元阳县委副书记王然玄与中山大学合作制定了《阿者科计划》,规划实施阿者科乡村旅游发展,帮村民“钱袋子”鼓起来。年均实现村集体经济达72万元,户均分红达到5440元。

“青春注力”传承非遗延续文脉

通过团组织、新媒体、线下活动、对外交流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方式宣传红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营造良好氛围。

1665420937635

(“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红河州颁发仪式)

“线下+线上”多样化宣传非遗文化。发挥先进典型引领作用,举办首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红河州颁发仪式,并拍摄制作《青年榜样说》投入团属新媒体平台,激励广大青年投身基层一线、争当先进。聚焦非遗传承领域,以影响力大、知名度高的关键少数为着力点建立“李怀秀、李怀福”非遗传承团支部,以团组织为轴心辐射、凝聚同领域新兴青年。利用抖音快手等新媒体直播将石屏花腰推至全国,扩大花腰彝文化影响力。结合返家乡社会实践和三下乡活动,向高校、学生推送海菜腔、烟盒舞、花腰歌舞、花腰女子舞龙等民族文化,组织学生团队走访、参观、学习、传承传统文化,通过课题调研、新媒体宣传等方式,让更多大学生加入到非遗传承中来。

1665420937963

(紫陶)

“青联+”促动非遗文化对外交流。充分发挥文化界别青联委员作用,以交流促融合,让世界各地感受文化的魅力。2019年,以“传统农耕文明—儒家文化服务学习体验计划”活动为契机,向云南大学、香港树仁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的学生,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2021年,在参加“四国四校亚洲智慧学生夏令营”活动中,为中国、日本、马来西亚和泰国的大学生,讲述包括建水历史、紫陶烧制技艺和茶文化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公益活动,让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青年了解中国非遗技艺的文化内涵与传承历史。 (共青团红河州委)

责任编辑:宋璟

蒙自—香港青年交流大会暨2018年七彩云南公益行动启动仪式隆重举行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