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

首页 能量要闻 正文

能量中国秘书长主持逸仙杯北京推介会

逸仙杯 公益 高校正能量

摘要:目前,高校正能量联盟已覆盖全国29个省市的81所高校。核心志愿者达600多人,普通志愿者1万多人,成功孵化项目30多个。

能量中国资讯(转载自《中国青年报》原文有删改)

跨界搭台搞公益

“举办公益创新大赛,属于共青团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探索的组成部分,在做公益的路上,是需要跨界搭台的,有政府的力量,也要有民间的力量,有高校的力量,也该有其他界别的力量。我们希望,通过大赛搭建一个国内外青年交流的平台,整合公益资源,让公益能够打破地域、语言、文化的界限,成为凝聚青年的抓手。”共青团中山市委员会副书记麦升涛说。他的这一“跨界”理念,得到了在场很多人的认同,也得到了高校正能量联盟的支持。

“你们这个项目非常好,你们应该直接和司法部对接,和文化部对接,和教育局对接,通过政府的力量推动你们项目的开展,可以在全国迅速扩大。”在很多次推介活动上,能量中国平台秘书长、高校正能量联盟副会长兼副秘书长王方圆都可以听到这样的评价,但是,他一直在想:“确实,我们都知道这是好的项目,但是这样一个小的团队,如何能直接进入到司法部、文化部?”

“在我做公益之前,很多人告诉我,公益其实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只要你有一颗善良的心,就可以做所有你想做的好事。但当我真正开始做的时候,我发现,我们的公益是走不了路的,我们没有脚,我们完全不知道怎么和一个学校谈判,让学校接纳我们,更不知道怎么参与到他们的课程设计中去,我们不知道怎样和基金会谈判,不知道怎样和一家企业或一个政府机关谈判,获得资金,获得政策上的支持,也不知道如何推广自己的活动……”王方圆说,“很多团队,在第一年第二年,因为很难获得上层的资源,因为没有找到恰当的方法,就此止步了。”

“高校正能量联盟,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2013年年底,北京邮电大学在读博士生张佳鑫动员何邵森、赵旸、赵泽臣、王方圆,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了高校正能量联盟。该联盟立足于大学生公益团体,通过搭建网络平台及成立社会团体,帮助高校公益团队整合社会资源,对团队定向扶持,同时,也为团队提供项目培训、宣传、评估等服务,为优秀团队提供社会企业孵化、跨界资源筹措、融资等服务。

“正能量联盟想做的事情,就是搭建一个平台,把政府、企业、基金会的资源都对接到这个平台上来,把这些资源对接给我们的团队,通过平台聚合资源,让更多的团队通过这些资源获得成长,我们还会引进比赛,让更多的公益项目变得可持续、可复制,扩大项目的影响力,让更多的利益相关者、受益人参与到项目中来。”王方圆说

目前,高校正能量联盟已覆盖全国29个省市的81所高校。核心志愿者达600多人,普通志愿者1万多人,成功孵化项目30多个。

“逸仙杯”中山海外青年公益创新大赛启动

“大家听到监狱这个词,一定会觉得很惊奇,但是,当我在监狱接触服刑人员后,我觉得他们和我们是一样的,我们的项目叫‘美在监狱’,是一个针对服刑人员进行绘画艺术治疗的活动,希望让更多的人在绘画艺术中游戏,从中得到力量,得到疗愈。我们团队的名称叫‘游艺者’,希望多多支持。”

9月27日下午,第二届“逸仙杯”广东省中山市海外青年公益创新大赛北京推介会的现场,来自中央美术学院的欧阳怀,在一分钟演讲的环节,这样介绍自己的团队和项目。当天,有40多支公益团队参与了推介会,每个团队在一分钟内展示了自己的公益项目和团队,引来不少围观。

“逸仙杯”中山海外青年公益创新大赛由中山市社会工作委员会、中山市青年联合会等单位共同主办。该活动向全球青年征集公益创意点子,范围涵盖中山华人青年共有的精神家园建设、青年社会组织孵化和发展、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青少年群体服务项目(就业/创业/置业/学业/家业)、社会企业发展、其他青少年公益服务项目,已经在新加坡、香港、澳门、广州、北京等国家和地区举办了声势浩大的推介会。

公益项目也可以实现自我造血

“我们的模式是自负盈亏,通过媒体、政府、基金会的支持,完成日常收支,然后通过开发一些新产品,完成自我造血。”当夕阳再晨负责人罗旭讲到这段话时,台下出现了唏嘘声。

“大学生的公益项目,也可以实现自我造血?”有人问。

“看看我们的编制吧,这是夕阳再晨在社区搭建的一个平台,企业捐赠布料,有一些大学生喜欢编制,编一些奇奇怪怪的小玩意,而老人们擅长编制传统的毛衣、围巾,我们就让大学生志愿者和老人在编制吧里相互教学,编织出来的东西,通过跳蚤市场等一些商业渠道去卖,作为社区发展的基金,实现自我造血。”罗旭解释道。

“大家在做项目的需求分析时,一定要多花一些心思,不要从一开始就错了,还坚持错了很久。我们就走过这样的弯路,现在才明晰了我们的方向,就是发展成为一家社会企业,可持续性地帮助越来越多的儿童培养兴趣、启迪梦想。”北京理工大学毕业生邵涛说,他是公益组织护航者的负责人。

从2010年至今,护航者一直坚持长期的志愿活动,帮助孤儿、打工子弟儿童以及偏远山区的孩子建立积极的价值观,培养他们的兴趣、拓宽他们的视野,从而给孩子们更多的可能。2014年暑假,护航者派出两支支教队伍,共20名队员,分别前往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西山镇顶洞村顶洞小学和河南省洛阳市嵩县田湖镇古城小学,进行了为期21天和10天的支教活动。护航者在探索一套可以复制的兴趣课程框架,希望带领更多大学生志愿组织帮助弱势儿童。此外,护航者还在积极尝试公益创业,提供儿童服务解决方案,实现自我造血,扩大项目规模,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用商业的手段做公益,这是外交学院的张介然正在探索的事情,她的“幸运面包”项目,被很多热心公益的大学生所熟知。“做公益的想法不必要局限于某一类的群体,为他们解决什么问题,你的受益者可以是整个世界,只要点子好,公益可以有更好的方式,也可以产生经济价值。”张介然说。

几个月来,除了帮助农户与面包店对接物物交换,张介然还在与面包加工厂、饲料公司等企业联系,“我们从一些小的连锁面包店收购面包,与加工厂合作,将其粉碎加工成狗粮,然后卖给狗粮店。我们卖的狗粮是每斤5.2元,市场上同类狗粮要7块多,这就是我们的优势,这个差价,一吨就是1000多元,可以cover掉物流、加工成本,目前看来,前景广阔”。

公益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这是我们从未经历过的生活。它让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和梦想都得到锻造和重塑。对我来说,比‘阳光’、‘回家’、‘微笑’、‘拥抱’更温暖的词语,是‘我们’。当校长放起《感恩的心》并号召学生为我们跳起手语舞的时候,我只想在如是温暖的阳光里深深拥抱每一个人,每一个在默默努力默默坚持的人,谢谢你们用自己对‘善良’、‘责任’、‘梦想’、‘自我’、‘坚持’、‘行动’等词语身体力行的诠释,让我看到了更美好的世界。”在一篇日志中,王方圆写下这样的文字。

2013年,北回归线爱心协会为山区学子建设了6所乡村图书馆,使他们能够实现自动化的图书借阅,帮助学校开放图书馆,也为超过1000名学生募集了学习物资,为超过200名孩子募集了总价超过20万元的生活物资。同时,该协会联合各界创建网络教育资源社区,搭建乡村远程教育的线上线下平台,还对接心理咨询机构对乡村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帮扶,联合城市优秀幼教教师,协助提升乡村学校学前教育质量。

在公益实践中,王方圆最直接的感触,就是公益给队员自身带来的变化。王豫琳原是急躁易怒的急性子,公益让他反复一件事情数十次,没有一句怨言;王倩原本不知道如何去谈判和处理公关事务,一次支教下来,她能独当一面地协调与政府、学校、志愿者等方面的关系,并且越来越娴熟和自信;邓闵是个一向温和、从不会争取什么东西的小女生,几次募集下来,她能够与合作方礼貌又清晰地表达孩子们和团队的所想与所需;杨雨希曾内向敏感,但是当她登上讲台后,变得自信而充满底气;乖乖女李慧,之前只知道一心读好圣贤书,被“拖下水”后,她开始去审视自己的人生并勇敢地反抗曾经的自己,开始去为自己的梦想努力;而爱玩爱闹的周品亮,也从做公益的过程中学会了去为别人考虑,处理事情的心态也越来越冷静平和……

“我看到了太多令人惊喜的改变,它们仿佛在一瞬间爆发性地让人关注到,又仿佛每一个刹那都在积攒着能量去推翻从前的自己,建造新的自我。我们对幸福和快乐的感知能力变得越来越强,更容易满足也更容易被感动。又因为有了牵挂和动力,更理解责任的含义,对世界和社会、自己和别人的理解也愈加客观,在任何境遇里都能心境平和淡定又坚韧地去坚持,去追寻大大小小的梦想,这颗心,也变得越发坚韧刚强。”王方圆和队员分享。

“我们想通过大赛号召人人参与公益,公益不是让大家捐多少钱,是激发更多的人去关注我们更加美好的生活。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颗公益的心,看我们怎么去激发这样一颗善心,世界的改变是从这颗心的改变开始的。”麦升涛说。

责任编辑:孙靖白

蒙自—香港青年交流大会暨2018年七彩云南公益行动启动仪式隆重举行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